雷射術後該怎麼保養?防曬很重要!

雷射手術示意圖

前言

在醫美發達的現代社會,不分男女老少都會希望自己能變更年輕變更美,也因此許多人會嘗試不同光電雷射方式,如皮秒雷射、銣雅鉻雷射、鉺雅鉻雷射、飛梭雷射、染料雷射或除毛雷射等。
雖然醫師在打雷射時選擇雷射種類、能量以及參數對於雷射效果很重要,然而後續的雷射術後保養也不能輕忽否則效果會大打折扣。
因為所有醫美療程都是基於「先破壞再建設」。因此術後的肌膚非常脆弱,更容易受到傷害。尤其是生活隱形殺手—紫外線。
常見的雷射術後症狀可能會有泛紅、灼熱、破皮、結痂甚至反黑等問題,也因此我們必須針對這些症狀來進行預防與保養,本篇文章會以術後傷口照護、肌膚保濕以及日常防曬這三個面向來與讀者分享。

一、傷口照護

雷射術後傷口照護以及保養除了依照自己的膚質與術後膚況來選擇不同保養品之外,保養方式更要正確且能穩定術後敏感脆弱的肌膚,這對於雷射後的效果將會有大大的加分。

我們通常可以將雷射術後傷口分為兩種:有開放性傷口及無開放性傷口,並根據不同狀況來採取不同的保養方式。

1.有開放性傷口

比如鉺雅鉻雷射、飛梭雷射或除斑雷射術後通常會有肉眼可見的小傷口,此時的傷口照護就非常重要!
醫師會提供傷口藥膏或人工皮給我們來照顧傷口,我們需要每天使用棉棒和生理食鹽水來進行傷口清洗或換成用洗臉巾以「點壓式」清潔,以避免發炎、化膿。
一般來說有開放性傷口大概一周後會結痂並且脫落,且在結痂前傷口處勿使用保養品或化妝品,以免影響傷口癒合,造成色素沉澱或疤痕產生而導致反黑,更不可以日曬、游泳、泡澡、潛水、使用酸類保養品等,要等傷口結痂掉了之後才能開始塗抹保養品在上面。

2.無開放性傷口

像是皮秒美白雷射、淨膚雷射等術後則只有臉部局部些許微灼熱、小泛紅,不會有肉眼可見的傷口。
一般醫師會給予含微量類固醇的消炎藥膏再搭配原本使用的保養品幫助肌膚強力補水保濕,確保膚況穩定,然而同時也要避免使用酸類成分的保養品、戶外活動及加強防曬等。
在塗抹保養品時,請輕柔不來回拉扯且不建議以按摩手法來加速保養品的吸收,因為肌膚可能會因摩擦刺激而更容易泛紅,進而大大提升致敏的機率,如此一來,反而無助於肌膚的修復。

二、肌膚保濕

除了雷射術後傷口照護,「保濕」也是雷射術後非常重要的一環!
所有醫美療程都是「先破壞再建設」,將重新建設後的膚質維持更長久的秘訣與術後保濕修護息息相關,而且雷射後的肌膚通常會比較敏感。
所以可以選擇沒有刺激性的保濕產品如成分單純的面膜、鎮定舒緩噴霧、精華液、修護霜等,同時避開含有香料、酒精、美白系、果酸性、人工色素或是過度控油的產品。
可以先把鎮定舒緩噴霧當成化妝水使用,有些是使用含有豐富礦物質的活泉水,可以達到讓肌膚退紅且鎮定的效果,之後再擦上含有保濕修護功能的精華液,可以有效幫助肌膚修護再生,使肌膚復原得更加快速。
而最外層則是可以使用乳液或乳霜保濕鎖住水分,比如夏天天氣較為濕熱,可使用較為清爽的乳液來保濕,冬天則較為乾冷,所以要使用更保濕的乳霜效果會更好!

三、日常防曬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要做好雷射術後「防曬」。雷射術後的肌膚較為敏感,在受到紫外線刺激後更會產生大量的黑色素,造成雷射術後「反黑」的問題。
不管陰天還是冬天,紫外線都無所不在,因此防曬相當重要,根據不同肌膚狀況使用不同的方式做防曬,我們主要可以分為「塗抹型防曬」和「穿戴式防曬」。
從醫學觀點來看,完整的防曬流程應是先穿戴防曬,如果穿戴防曬覆蓋不到的地方再擦塗抹型防曬產品,全方位的阻絕紫外線。

1.穿戴式防曬

現在市面上穿戴式防曬產品五花八門,包括像是陽傘、防曬口罩、防曬面罩、防曬帽和防曬衣物等,但我都會建議有標示防曬係數UPF的,以及獲得第三方專業單位認證,例如國際紫外線權威ARPANSA。

《延伸閱讀:什麼是ARPANSA?》

它是最早提出衣物防曬係數UPF的單位。總共分3個等級,數值愈高表示抗紫外線功能愈強,
效果分別如下:
UPF 50~50+:最好的保護,紫外線可穿透衣物率<2%
UPF 30:良好的防護
UPF 15:基本的防護
一般而言,單純或未經過加工的衣物其UPF不超過15,但研究顯示UPF至少要30以上防曬保護力才夠。

防曬衣物製成方式主要分為幾種:
(1) 透過先進紡織科技,讓纖維變得緊密到連紫外線幾乎無法穿透。
(2)浸泡化學防曬助劑,讓衣物能吸收和散射紫外線,但有壽命和洗滌次數的極限。
(3)添加二氧化鈦或氧化矽,但因為抽絲過程中溫度很高,這些化學物質很容易因為高溫而失效。

《延伸閱讀:防曬服飾區別》

2.塗抹型防曬

主要又可分成物理性防曬乳和化學性防曬乳,其中物理性防曬乳的原理是以氧化鋅、二氧化鈦等顆粒較大的成分反射紫外線,減緩肌膚的光老化症狀。
化學性防曬乳則是利用桂皮酸鹽、水楊酸鹽等成分,吸收紫外線並將之轉化為熱能或分子震動能。
《延伸閱讀:什麼是化學性防曬》
物理性防曬乳成分的顆粒較粗,質地也較黏稠,相對容易造成毛囊阻塞,使人冒痘而且容易有泛白以及不容易推均勻的問題。
《延伸閱讀:什麼是物理性防曬》

化學性防曬乳成分則是顆粒較細,易被肌膚吸收,但也可能引發肌膚過敏反應。因此,市面上多數品牌都會混合兩種成分。
不只減少刺激,防曬效果也比單一成分的防曬乳更佳。而正確的防曬乳塗抹量應為每平方公分的肌膚達到2mg,相當於一層薄膜均勻地覆蓋在肌膚表面上。
同時,我們人在室外活動時每2~3小時可補擦一次防曬,避免因流汗而導致防曬效果不佳。

在挑選防曬乳的時候,我們必須留意防曬乳上面標示的SPF、PA、Boots Star Rating★以及是否是廣波長防曬 (Broad Spectrum)。
SPF代表可以延緩紫外線中UVB對人體皮膚之曬紅、曬傷的表示方式,測試數值越高表示對於延遲曬傷的時間越長,比如今天在太陽底下照射10分鐘會有曬紅的狀況產生,塗抹 SPF30 的防曬產品後,由原本曬10分鐘所產生的曬紅狀況延遲到曬300分鐘才會出現。
PA表示產品能延遲紫外線中之UVA 曬黑皮膚,越多的+(最多4個+)表示延緩曬黑效果越好。
Boots Star Rating ★表示其產品對於UVA的防護能力與UVB的防護能力比值,★越多(最多5個★)表示UVA防護能力越強。
廣波長防曬 (Broad Spectrum)則是通過廣波長防曬測試的產品能在外包裝標示Broad Spectrum,表示產品能同時抵抗UVA及UVB對皮膚的危害,抵抗從290nm到400nm的紫外線波長,能讓產品防止曬黑的效果更好,因為一般沒有廣波長防曬認證的防曬乳比較不容易抵擋波長380nm以上的紫外線,這樣就還是容易曬黑。
然而塗抹型防曬也會遇到一些問題,像是雷射術後傷口必須避開防曬乳,否則會刺激傷口、影響傷口癒合修復;此外,近年來塗抹型防曬也被認為可能會有造成海洋環境汙染的問題。

因此,我都會建議醫美手術完的客人,可以選擇穿戴防曬,如:防曬外套、防曬上衣、防曬口罩、防曬面罩、防曬帽等等防曬衣物。
再搭配防曬乳,做無死角防曬保護。這樣對於雷射術後防曬會達到更好的效果,也可以大大減少雷射術後反黑的機率!

可以通過點擊下方藍色連結,了解UV100 防曬系列的產品資訊:
UPF 50+ 女士服飾
UPF 50+ 男士服飾
UPF 50+ 帽子
UPF 50+ 手袖套

嚴啟峰 專業皮膚科主治醫師

關於作者

嚴啟峰醫師

(聖仁皮膚科診所)

台北/林口/桃園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桃園長庚紀念醫院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總醫師/住院醫師、臺大醫院皮膚部訓練醫師/一般科住院醫師、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會員、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歐洲皮膚科醫學會(EADV)會員、中華民國美容醫學會會員、台灣醫用雷射光學會會員、台灣兒童與青少年皮膚醫學會會員